目前,常见的技术指导多以单批8000~10000尾/亩(按照100尾/斤规格、80~100斤)投苗的居多。这对于小龙虾这个品种而言,已经是属于高密度放苗了。该水平投苗密度,只适合水草状态理想,有一定增氧能力的精养池塘,同时还要求养殖户有相匹配的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的池塘,较多只能放6000尾/亩(按照100尾/斤规格、约60斤),推荐5000尾/亩即可。根据市场调查显示,以高密度投苗的养殖户较终收获统计的成活率多只能达到60%左右的水平,一方面虾苗成活率低,苗种投入浪费可达500~1000元/亩;另一方面长速不理想、规格长得慢养殖周期长,中等密度25~30天可以大批量出虾,高密度要推后10天以上,出虾价格落差可达4~10元/斤;同时还病害多发、一旦发病损失严重,投资风险高、回报率偏低。
稻田养殖的,根据实际情况只建议投放3000~5000尾/亩的密度,切忌照搬池塘养殖的投放密度。在这个密度下,配以适当的管理,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一般根据市场对商品虾的规格需求,可以在25天左右即可开始起捕上市。
2.苗的运输
目前普遍采用干法运输虾苗,虾苗的供应也多以短途运输为主。0.5小时左右的运输距离一般不会造成明显损耗。1~2小时的运输距离需要适当注意,装虾苗的工具应当使用可透水的塑料框,并在框内设置密眼无节网片将虾体与塑料框隔开减少擦伤,每0.5小时喷水一次保持虾体湿润;虾苗堆叠的高度不宜**过15厘米。**过2小时的运输距离,虾苗堆叠高度应控制在10厘米以内,喷水时应添加抗应激物质,有条件的应在虾苗上下两层覆盖少量水草帮助保湿。气温高时使用空调车运输的,要注意温度的变化,防止放苗时虾体温与水温差距过大产生温度应激造成大量损耗;气温高时,要尽量在早上7点前下塘。
下苗前要试水调水。用网兜装小规格虾苗放入池塘观察24小时,达到95%以上成活才能投苗;否则,应使用调水产品改良水质之后再试水。
特别要指出,不同时间段苗的品质差距很大。通常,4月中旬以前出的苗都比较好,此时放苗**般只需要提前使用益生菌和常规调水产品改良水质即可;从4月下旬之后,进入病害高发期,而5―6月份尤甚,故补充虾苗时,建议放苗前第4天全池用复合碘消毒,第2天补充益生菌,在放苗前第1天泼洒优质的解毒抗应激的产品提高虾苗成活率。
特别要指出,不同时间段苗的品质差距很大。通常,4月中旬以前出的苗都比较好,此时放苗**般只需要提前使用益生菌和常规调水产品改良水质即可;从4月下旬之后,进入病害高发期,而5―6月份尤甚,故补充虾苗时,建议放苗前第4天全池用复合碘消毒,第2天补充益生菌,在放苗前第1天泼洒优质的解毒抗应激的产品提高虾苗成活率。
三、饵料的使用
1.饵料种类的选择
很多养殖户认为小龙虾是杂食性的,所以选择的饵料多偏向于植物原料为主;实际上小龙虾是杂食偏肉食性的,应当提高其饵料中的动物性饵料比例。
饵料的选择上,随着虾价的攀升,目前多数地区都以商品饲料为主;同时,依然还有较多人使用原粮如大豆、玉米、小麦等投喂的,特别是在稻田养殖区;还有少量人使用豆粕、菜籽粕(饼)、畜禽屠宰下脚料的。
由于小龙虾的商品饲料从2016年才正式兴起,2017年才大范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