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场的围栏有使用石棉瓦的,也有直接使用网片的。具体使用哪种材料来做蛙场的外部围栏,这个具体根据养殖者所在地方的情况及自身条件来确定。
在很多养蛙资料中,都纷纷介绍养殖蛙类需要建设种蛙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成蛙池。这样建造不仅建造成本高,管理繁琐,同时也会造成部分养殖池的利用效率不高(比如养殖蝌蚪的池子、养殖幼蛙的池子都仅仅是短期使用),而且按照这样的养殖方法,还需要经历多次转池,每次转池麻烦不说,还很*引起蝌蚪和蛙的损伤,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在多年的养蛙实践中,我们发现只使用这样一种池子,其实也完全可以开展青蛙的全程养殖,而且养殖效果还非常不错。由于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只使用这样一种池子,因此我们将其称为“青蛙一体化养殖池”。
蛙池的上方需要拉设防鸟网,这个工作一般需要在蝌蚪投放入池前完成。防鸟网较好使用网眼稍小的,避免一些小型鸟类进入蛙池。小型的鸟类一般不会对青蛙带来危害,但其活动却很*惊扰蛙群,所以还是能尽量防止其进入为好。
(二)湿度 湿度是青蛙生存、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蛙类的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分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来保持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蛙的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湿度和温度还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要求湿度越高,否则温度高环境干燥,水分蒸发快对蛙生长、生存都不利。
(三)光照 青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平时喜欢在向阳、有阴的草丛中栖息。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
(四)水质 青蛙的卵在水中孵化,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因此要求蛙池水域有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水中溶氧不得低于3毫克/升。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直接从空气中得到氧气,但其皮肤仍有辅助呼吸作用。水中的溶氧高,对其仍有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冬眠时,主要靠皮肤在水中的呼吸作用,所以溶氧量要求也不得低于3毫克/升。PH:青蛙要求水域PH为中性或偏微碱性,PH在7-8为宜。青蛙要求在淡水中生活,对盐度的忍耐性很差,一般盐度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