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水面养殖,稻田养殖单个 面积以300~600平方米为好,池深为30-50公分,并保持水位在30公分左右,5月份池上方要覆盖遮阳网,覆盖面积为养殖池总面积的1/3,养殖池池要设置1.2m高的防逃设施,陆地上设置多个饲料台。饲料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幼蛙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蛙体总重的3%~5%。池塘养蛙密度大,排泄物多,要经常换水消毒,及时清除死蛙、残饵。幼蛙饲养60天~90天,可分批出售。
生长习性
喜群居,常常几只或几十只栖息在一起,在繁殖季节,成群聚集在稻田、池塘的静水中抱对、产卵。白天常躲藏在沼泽、池塘、稻田等水域的杂草、水草中,黄昏后、夜间出来活动、捕食。一般11月开始冬眠,钻入向阳的坡地或离水域不远耐裂的砂质土壤中,深约10~17厘米,在东北寒冷地区可钻入沙土中120~170厘米以下,次年3月中旬出蛰。
摄食习性
1、蝌蚪期:蝌蚪期为杂食性,植物性、动物性食物都能摄食。蝌蚪孵出后主要靠吸收卵黄囊营养维持生命,3~4天后开始摄食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浮游生物等食物。
2、变态后:蝌蚪变态成幼蛙后食物以节肢动物昆虫纲较多,如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等,还吞食少量螺类、虾类及鲤科、鳅科小鱼等。
为了保证适时采卵,在产卵季节,要加强产卵池的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卵块。在雄蛙鸣叫频繁的傍晚,特别要观察亲蛙抱对的情况。一般**晚上亲蛙抱对的地方,就是次日雌蛙产卵的场所,据此可及时发现卵块,避免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