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为秋冬两季产卵型,一年产卵一次,交配季节一般在5~9月,其中6~8月为高峰期。1尾雄虾可先后与1尾以上的雌虾交配。在自然情况下,亲虾交配后,开始掘穴,雌虾产卵和受精孵化的过程多在地下的洞穴中完成。小龙虾的雌虾产卵量随个体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全长10.0~11.9厘米的雌虾,平均抱卵量为237粒。
小龙虾隔年达到性成熟,要是九月离开母体的幼虾到*二年的七八月即可性成熟产卵。从幼体到性成熟,小龙虾要进行11次以上的蜕壳。其中幼体阶段蜕壳2次,幼虾阶段蜕壳9次以上。
受精卵孵化和幼体发育:雌虾刚产出的卵为暗褐色,在24~26℃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孵化14~15天破膜成为幼体,刚孵化出的幼体长约5~6毫米,靠卵黄素供给营养,几天后蜕皮发育成二期幼体,二期幼体约为6~7毫米,附肢发育较好。二期幼体附着在母体腹部,能摄食母体呼吸水流带来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在一期幼体和二期幼体时期,此时惊扰雌虾,造成雌虾和幼体分离较远,幼体不能回到雌虾腹部,幼体将会死亡。二期幼体几天后蜕皮发育成仔虾,全长约9~10毫米。此时仔虾仍附着在母体腹部,形状几乎与成虾完全一致,仔虾对母体也有很大的依赖性并随母体离开洞穴进入开放水体成为幼虾。
四川虾苗--小龙虾的生长周期
小龙虾在**环境中6~12个月龄达性成熟,已达性成熟的个体体重一般为30~100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般6个月可达性成熟。
1、龙虾耐低氧能力较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可以爬上岸进行鳃呼吸以维持生存。水质的pH值在5.8~9范围内,溶氧低于1.5mg/L时仍能正常生存,正常生长要求溶解氧在3ml/L以上。
2、龙虾有很强的趋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养殖池中常成群聚集在进水口周围。下大雨天,该虾可逆向水流上岸边作短暂停留或逃逸,水中环境不适时也会爬上岸边栖息,因此养殖场地要有防逃的围栏设施。
3、进食方式:龙虾的食性很杂,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贝类、软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及各种鱼、虾的尸体及同类尸体都是龙虾的喜食饵料,对人工投喂的饲料也很喜食。
在生长旺季,池塘下风处浮游植物很多的水表面,能够观察到龙虾将口器置于水平面处用两只大螯不停划动水将水面藻类送入口中的现象,表明螯虾甚至能够利用水中藻类。龙虾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动物,但食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稍有差异。
4、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存留的卵黄为营养,之后不久便摄食轮虫等小浮游动物,随着个体不断增大,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植物碎屑,成虾兼食动植物,主食植物碎屑、动物尸体,也摄食水蚯蚓、摇蚊幼虫、水草小型甲壳类及一些水生昆虫。
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幼体可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螺旋藻粉等,成虾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植物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