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泥鳅常常会出现各种异常的疾病,因为泥鳅养殖密度大,所以养殖户们应当时刻关注泥鳅日常状况,一旦发现病鳅应当立即隔离处理。
常见的疾病种类
一,泥鳅烂尾,烂嘴,同时水池里经常有腥臭味,这种情况在小规格泥鳅比较常见。这种情况常见原因是养殖户投喂饲料过量导致泥鳅营养过剩。投料过度的后果是水质差、浑浊、藻相差,同时发病的泥鳅伴随着肝脏问题。
二, 气泡病 ,如果发现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那么基本就可以判断泥鳅患了此种病 。
三,白尾病 ,主要症状为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随即死亡。
四,赤皮病,常见表现症状为体表充血发炎,可蔓延于全身,整个鳍或鳍基部充血,鳍端腐烂,常有缺失,鳍条间软组织多有肿胀,甚至脱落呈梳齿状,常继发感染水霉病。病鳅时常平游,浮于水面,动作呆滞、缓慢,反应迟钝。死亡率高达80%。
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对于泥鳅养殖环境管理方面我们要在注意的是在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当发现泥鳅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对于生病泥鳅的药物治疗我们可以将药物溶解后连汁带渣全池泼洒,同时加以石灰水对池水消毒,一段时间后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促使泥鳅病灶愈合。
养殖户疾病预防注意事项
一、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及时根据环境变化采取措施,一般气候的忽然变革、池子水质的恶化、温度的突然升降都会对泥鳅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泥鳅发病。
二、泥鳅苗选种,康健活泼的鳅种,自己抗病力强,不易患病,在养殖户投喂饲料时应当注意预防病原体入侵,要对泥鳅体表和泥鳅养殖池进行消毒和清算,生存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敌害生物等加上泥鳅苗本身携带的病原体,都会导致泥鳅生病。
三,泥鳅捕捞过程小心,在日常的泥鳅捕捞过程中,应当注意技巧,谨防对泥鳅造成伤害;建议泥鳅的捕捞宜早不宜晚,以防气候突变,成鳅钻入土壤中不易捕捞,还可以通过食饵诱捕,冲水捕捞等各种有技巧的捕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