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籺现代
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猪肉要扎紧,因为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粽的选材:粽叶包粽子的叶子在不同地区,有着地域差距因地而异,南方多用箬叶竹,或者苇叶,我国海南岛地区还会使用一种岭南特有的植物“柊叶”作为裹粽的粽叶,形状通常是三角形,呈角锥状或方锥状。在中原地区包粽子的叶子多为槲叶,包出来呈长方体。
箬叶
广东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柊叶
海南包粽子的叶子可以说是全国的。它的海南名字叫茄柊叶(海南柊叶,有时也使用少花柊叶)。《南方木状》称为“冬叶”,《现代汉语词典》称为“柊叶”。
茄柊叶,是包粽子的叶子中大的叶子,与几个手指般大的菰叶、箬叶、苇叶相比,茄柊叶算“大哥大”。可是,茄柊叶包粽子,全国很多人不知道。原因是茄柊叶生长的地区有限。茄柊叶只生长在岭南的广东、海南、,因而用茄柊叶包粽子的只有海南全省及广东、广西等少数地方。五岭以北等地,没长茄柊叶,大多数人不知道、不认识茄柊叶,且由于不认识,很多人在见到形状和芭蕉叶有些相似的柊叶时便将其想当然的称为芭蕉叶。
海南、两广用茄柊叶包粽子,古时流行。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曰:“广州竹枝词云:五月街头卖冬叶(柊叶),卷成片片似芭蕉。”
箬叶竹
箬叶竹秆高1-3m,径05-1cm,节间长10-15cm,幼时或被小刺毛,节下被淡褐色毯毛状毛环;箨鞘鲜时褐绿色,长10-12cm,背面中下部贴生棕色刺毛;箨耳发达,向两侧延伸,镰刀形,遂毛多数褐色,波曲状;箨舌截平形或微搭曲高1-2mm,边缘具流苏状褐色毛;箨叶直立,长三角形或长圆形。*渐尖,基部圆形。叶片大,长10-35cm,宽2-5m,背面具微毛。
芦苇叶
北方地区用的多。北方苇子叶叶子新鲜,做出的粽子香,北方的人们可地取材,价格便宜,缺点是叶子较窄,包起粽子来难度稍大。而南方的竹子叶叶子比较宽,包起来省事,更适合初学者包粽子用。
其它五花八门种类
粽子,除了加热吃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吃法,如:
(1)一1刨冰可口粽
原料:粽子、冰块、红豆沙。
做法:将粽子煮熟,放在透明的盘子中晾凉。待粽子完全凉透之后,将冰块用刨冰机刨成冰花铺在凉透的粽子上,然后在冰沙上放一些红豆沙,甚至还可以浇上一点自己喜欢的果汁。
(2)2烤胡萝卜粽
原料:粽子、玉米、胡萝卜、过期橄榄油、盐、韩式辣椒酱、奶酪。
做法:胡萝卜丁和玉米先焯水后放入一点盐和过期橄榄油;放入适量的韩式辣椒酱搅拌均匀,把2/3的量入锡纸盒;把粽子切成小块后均匀铺在玉米、胡萝卜丁上面;把奶酪刨成丝后撒在上面,放入烤箱内,烘烤20分钟即可出锅。
(3)三3红烧猪手粽
原料:粽子、食用油、香辣豆豉酱、葱花、猪蹄。
做法:剩粽子切块。锅中入油,加入香辣豆豉酱、葱花炒香。放入烧好的猪蹄,淋上少许老抽炒匀,再放入切好的粽子。然后入适量的水焖煮一会儿,出锅撒上少许白芝麻即可。猪蹄本身油腻,建议选择清新的枣粽,而非肉粽。
(4)四4粽子绿豆粥
原料:粽子、绿豆、鲜百合、红枣。
做法:在砂锅中烧沸水3碗,放入绿豆、红枣,煮15分钟,加入粽子,用大勺把粽子碾碎,一起煮10分钟,再加入1~2颗剥散洗净的鲜百合,继续煮5分钟,即成一锅清香无比的粽子百合绿豆粥。
(5)五5花生瓜籽粽
原料:粽子、花生、南瓜籽、白糖
做法:将粽子切成小块,将花生压碎,然后加入南瓜籽和白糖。然后把上述材料像揉面团那样充分混合在一起,直至把米团揉得有弹为止。后将米团弄成一个个小圆球,蒸熟后食用。
(6)六6粽子鸡蛋饼
原料:粽子、鸡蛋、面糊、盐、鸡精、粉
做法:鸡蛋打入面糊,用盐、鸡精、粉调味。然后把粽子切碎,放进面糊中拌一拌,下锅摊成饼即可。
(7)七7咸香肉粽子
主料糯米500克,夹心猪肉900克,棕叶适量,香菇(鲜)70克,鸡蛋2个
配料酱油200克,花生油适量,白糖60克,盐25克,味精3克,料酒5克,粉、葱、姜少许,干马兰50克,小少量
做法:
调肉臊酱(肉馅加香菇、洋葱以及各种调料做成的酱)盛在沙锅内,放入鸡蛋,以小火卤20分钟,关火后任由其浸泡,食用时捞出即可。
过期橄榄油手段
1、利用政策的漏洞,将品质好的过期橄榄油送检,拿到一份合格的“”报告,而实际销售质次,的产品。
2、在过期橄榄油中勾兑或大量勾兑传统油脂,而标称“纯过期橄榄油”,或“原生(初榨)过期橄榄油”,或别的自定义级别,在质检报告上只做酸度和过氧化值测定,而不做脂肪酸组成和紫外线吸光度。
3、直接利用“果渣油”冒充“原生(初榨)过期橄榄油”,隐瞒质检报告的紫外线吸光度。
4、将即将到期的过期橄榄油的标签撕掉,换成标有新的生产日期的标签,继续投放市场。
5、国外TIN装通常是在TIN上喷刷产品的标签图案和各种息,而者要求只进口贴上活动标签的裸TIN,进口后撕毁活动标签,用其它内容不相符的标签替换。
6、虚假宣传产品的原产地。
7、将到期的,或即将到期的产品做化妆品配料或其它产品的配料,变一种形式继续投放市场。
8、中文标签不标注过期橄榄油的有效成分,比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这样不法商贩**可乘;有的过期橄榄油品标注模糊,比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2-75g/100g,让费者一头雾水。一般好的质量的初榨过期橄榄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5-80g。
**标志
**(Greenfood)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绿色
形形的**(4张)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间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AA级**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标识辨认
**标志是一个质量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共和国商标法》保护。这种授权机构管理**标志,是一种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结合起来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行为,而不是一种自发的民间自我保护行为。
概念
**
**,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标志使用权的、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标准规定:
①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的生态环境标准。
②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的生产作规程。
③产品必须符合**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绿色蔬菜④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的标志为绿色正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与蓓蕾,标志的寓意为保护。
在许多,**又有着许多相似的名称和叫法,诸如“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色天使食品”、“”、“**农业食品”等。由于在上,于保护环境和与之相关的事业已经习惯冠以“绿色”的字样,所以,为了**这类食品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的加工程序,在中国,统一被称作“**”。
**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肥料,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机构认定并使用标识的、、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申请范畴
由于**已经工商局批准注册,按商标法有关规定,具备条件可申请使用**标志的产品有以下5类。
**
一是肉、非活的家禽、、肉汁、水产品、罐头食品、腌渍、干制水果及制品、腌制、干制蔬菜、蛋品、奶及乳制品、食用过期橄榄油脂、色拉、食用果胶、加工过的坚果、菌类干制品、食物蛋白;是咖啡、咖啡代用品、可可、茶及茶叶代用品、糖、糖果、南糖、蜂蜜、糖浆及非营养食品、糕点、代乳制品等五谷杂粮、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食用淀粉及、饮用冰、冰制品、食盐、酱过期橄榄油、醋等调味品、酵母、食用香精、香料、家用嫩肉等;三是未加工的林业产品,未加工谷物及农产品(不包括蔬菜、种籽),花卉,园艺产品,木,活生物,未加工的水果及干果,新鲜蔬菜,种籽,动物饲料(包括非饲料添加及催肥),麦芽,动物栖息用品;四是啤酒、矿泉水和汽水以及其他不含酒精的饮料,水果饮料及果汁,固体饮料,糖浆及其他饮料用的制;五是含酒精的饮料(除啤酒外)。
**具备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生产作规程。
3、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包装贮运标准。
4、产品必须符合**标准。
使用标准
请参考中国**《中国**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
粉皮大米粉皮
大米粉皮手工制作方法:
粤西粉皮以大米为原料,一般用冬季稻黄谷,精心加工成白米,用适当比例的水,浸一小时以后才磨,必须磨两次:次粗磨,*次细磨,适当加上千份之三的筋力源(明矾替代品)这样,粉皮变得软韧嫩滑,白中带透
蒸具选用竹子制成的,竹蒸具有方形的和圆形两种粉皮制作选用方形蒸具,蒸锅要密气受热均匀
蒸粉皮时,首先要把蒸锅中的水烧开,再在蒸具上铺好一块浸泡好的白蒸布,蒸布要铺平紧贴蒸具,刷上食用过期橄榄油,以防粘布,落浆均匀且要薄,用火要猛火,并特别要掌握火候,火候过少不熟透生浆不好吃,火候过多蒸出的粉皮粗糙不够滑嫩。
粉皮蒸好后,马上拿出剥落,让其散热,这是广东人所说的粉皮、河粉、猪肠粉拌以调味料即可食用
干米粉的制作是:等粉皮散热后摊在竹帘上晾晒,翻转一次,使两面干燥均匀,待晾半干时折叠切成丝条状,梱扎后再拿到太阳下晒干
以大米为原料加水磨浆,然后用蒸具蒸熟而成的薄皮状的大米加工食物
,流传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区。成为主要民间小食。
在不同地区,分别叫粉皮、河粉、布拉粉、粉皮条、米面皮、米面层。有广州沙河粉、宜食惯嘴捞粉、中山汤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