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环境
湖泊、草荡等自然生态环境优良,非常利于河蟹的栖息、蜕壳、生长和防病。所以,放苗前后可移栽种植些水草(轮叶黑藻、金鱼藻、伊乐藻、菹草、水花生、黑麦草、小茨藻等)、投放鲜活螺蚬等。因水草播种后需要30天左右才能长齐叶片,所以放种前先用竹竿、密眼网片在深水区围成占总面积的10%左右的网围暂养区,待水草自然生态发育成型后再行拆除。水草播种量50-70g/亩;水草覆盖面积要占蟹塘水面的65%以上;鲜活螺蚬投放量为300-500kg/亩。
选大规格扣蟹苗种的几个坑,大家要注意避免!
一、近两年,随着水草养护技术的成熟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大规格扣蟹能养成更大规格成蟹的价值越来越被养蟹人所认知。所以,很多想养大规格精品蟹的养蟹人热衷于选择30-60头的大规格扣蟹苗
二、虽然大规格扣蟹养成大规格精品蟹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但是,为什么很多养蟹人在选择大规格扣蟹养殖后,理想中的大成蟹却迟迟没有长大起来呢?
三、跟大家探讨——选大规格扣蟹苗种的几个坑,大家要注意避免!
1坑:沿海低盐度水域养出的大规格扣蟹种,这种蟹种性早熟,即使环境再好,实践中,也难以养出大规格成蟹。
2坑:浅水苗塘(水深50厘米左右)养出的大规格扣蟹,这种蟹种苗种期养殖积温高,成蟹养殖期间,早熟率高,能养成大规格精品蟹的比例少,数量少。
3坑:小亲本大眼养出的大规格扣蟹,这类蟹种,由于遗传的原因,大扣蟹成熟度高(蜕壳次数减少),养成期间翻倍率小,也很难养成大规格的精品蟹。
4坑:成熟度高的大规格扣蟹,这类蟹种接近于老头蟹,由于*二年蜕2--4壳就成熟,也很难养成大规格蟹,主要鉴别方法就是通过腹甲覆盖率和大螯绒毛情况综合评估。
扣蟹培育技术
1、保持充足的水草:扣蟹塘水草覆盖面积应占池塘的面积70%,水草多底部温度相对高一点,这样有利于蟹种冬季聚集在一起,对河蟹的攀爬、隐蔽与摄食有促进作用,减少蟹种间互相食的机率。
2、保持适当的水位:扣蟹塘冬天水位不宜过高或过低,水位过低,越冬期间,水温低于扣蟹适宜生长温度,降低蟹苗的越冬成活率;水位过高,晴天温度回升比较慢,会导致扣蟹活力不强,摄食减弱,不利于冬季增肥。一般建议水位保持60-80cm。
3、水质管理:河蟹苗塘冬季要保持一定肥度,但养殖水体要有透明度,水中溶解氧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水质过瘦的时候,要及时肥水。水质过肥时,应及时换水,防止水质恶化。进排水时要保持水温基本稳定,水温变化应保持在3℃左右。
4、适时投饵:如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蟹苗会出来活动的现象,河蟹苗种冬季活动而没有摄食会消耗其体质,造成来年蟹苗体质偏弱。当温度**过16度以上可以投按照体重的1%来投喂,如果温度在10度以上按照体重0.5%投喂,三到五天一次,越冬前比较好投喂部分新鲜冰鱼增强扣蟹体质。
5、冬季病害预防:河蟹苗塘冬季病害很少,主要是加强底部改良。防止出现黑地板。冬季适当消毒,预防黑腮。
好的扣蟹需要满足几个标准:
1、一看体表。好的扣蟹体表光洁无伤痕,八足甲壳完整,腹部白皙,背壳光泽呈青灰色。
2、二看规格。扣蟹必须做到规格齐整,这样成蟹才能做到脱壳同步,避免成蟹在脱壳时互相杀,提高蜕壳成活率。据了解,幼苗扣蟹放入大塘后的前2次蜕壳,在全年养殖过程中是损失率比较大的时期,率甚**达20%。
3、三看活力。扣蟹表现凶狠,同时爬行敏捷、翻身迅速,对外部环境改变比较敏感,逮一个螃蟹握在手里能明显感受到有扎手感,同时手还能感受到来自螃蟹的张力,放开手之后蟹苗能够迅速的逃散,具备这些特质的苗才是苗。怪不得王总看到塘里的扣蟹活蹦乱跳如此开心,原因就在于此。
4、四看膏头。扣蟹嘴部下边会映出粉红色,代表着着肝胰腺的健康。
5、五看鳃丝。掰开蟹壳,扣蟹的鳃丝丝干净整洁并呈白色,无水肿、发黑、腐烂;肝胰脏饱满、颜色鲜正并呈现丝状体;食线饱满呈黑色柱状,不会出现断节甚至空肠情况。
我们将会在启东这块土地上创造一只直属于大闸蟹养殖户,相信我们的扣蟹苗优选基地的扣蟹水产养殖合作社。我们也会努力的向水准在靠近。在启东这,我们可以为客户创建很多的优势条件,可以让客户短时间拿到好的扣蟹苗。这样可以帮成品客户减轻螃蟹的应激时间,水土不服等一些。这样客户拿回去的蟹苗的回普率会大大的增高。随着回普率的增高必然会给客户带来一些效益,如:投放的密度减小,可以减少不必的投资浪费。年产的提升,可以帮助客户赚大钱。选择启东市天佑稻田养蟹合作社是您的可能选择,一次的合作的朋友。